7月22日上午,在宁波市青少年宫三楼报告厅举行了暑期安全讲座“小学生常用应急救护技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了宁波红十字会的童开妙老师。童老师是硕士研究生,系副主任医师、救护培训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负责主持过急救方面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发表过多篇论文,编著了《大学生应急救护读本》等书籍。 本次讲座共有200多名小学生到场。针对这一年龄孩子的需要和特点,童老师结合动漫故事、视频影像等手段,就生活中常碰到的应急救护知识和各种生动的进行详细解说,还带来了急救绷带和纱布,指导孩子们现场学习如何包扎止血。同学们听得认真,学得起劲,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从“溺水事件”到“火场逃生“、从“扭伤的正确处理方式”到“受伤出血后该如何包扎”,童老师的精彩故事一个连着一个,深深的吸引了在场的孩子们,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讲到“一个国外的五岁幼童,如何在妈妈突发意外不能呼吸的时候沉着冷静的打急救电话挽救了妈妈……”的故事时,孩子们更是深受震动,对生活急救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童老师的讲座也给在场的家长和老师们带来了很多的收获,纠正了许多急救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应对“鼻子出血”的问题,我们往往会采取“往鼻子里塞东西和单侧举起手“的方法,而正确的措施则是“先坐下,头微前倾,张开嘴巴,捏鼻翼5-15分钟”等。 这些看似很小的意外,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孩子们掌握这些生活急救常识,便可以避免很多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