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份,儿子已经5周岁半,按照我国的教育体制,明年就要和自己的童年说拜拜,正式开始10年寒窗苦读的生涯。作为一个年轻的父亲,往昔的求学经历还历历在目,有欢乐但更多的是艰难和困苦,不过对我的成长来讲毫无疑问是宝贵的财富。所以对儿子的成长历程,作为一个过来人同时作为一名父亲,内心也是充满了矛盾:我们的教育体制确实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但大环境使然,客观上对每个人来说又是公平的,而且优秀的人应该可以适应各种环境,所以没有办法,儿子虽小也只能让他去经历风雨,希望他能早日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当今这个时代,人的素质应该更强调其全面性,知识固然重要,但健全的人格更是成熟的关键,我希望在对儿子的教育历程中坚持这个理念。离开原先的海光幼儿园参加箐箐园幼小衔接班就是出于上述考虑,希望他提前开始适应接受知识的过程,为他营造一个缓冲期,以免突然的不适应对他的身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儿子从小和外祖父母一起长大,我们作为父母在平常未对其行为做过多的干预,他身上确实存在着很多毛病,在箐箐近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显露无余,发现问题不可怕,这让我们能更清醒的去正视它,帮助他纠正,让他更好的成长。在这里要感谢各位老师的爱心和耐心,我想你们是孩子求学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通过上次开放日活动,作为孩子的父亲,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的和孩子多相处,一方面帮助他培养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带给他更多的快乐,张弛之道能不能做好,对我来讲也是一个挑战,正是应正了“教育本身就是自身人格的修养”这句话,希望我和他可以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