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宁波市青少年宫全日暑托班的教室里弥漫着文字的芬芳。当童心邂逅文学匠心,当文学与历史激情碰撞,一场关于写作、文化与成长的对话悄然展开。宁波市作家协会的三位志愿者老师,以六堂别开生面的创意课,让暑托班的孩子们领略了文学的魅力,感受到了宁波深厚的人文底蕴。 三位“点灯人”各展所长。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海曙区作家协会主席赵淑萍老师以“捕捉生活微光”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保持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学会细致观察与探寻,捕捉生活的点滴细节。她鼓励大家选取的角度要新颖巧妙,行文流畅,力求音韵之美。宁波市作协少年作家协会秘书长,海曙区作协秘书长蒋静老师,带孩子们寻找宁波地图中的人文故事,并对每一位孩子的习作进行细致点评,指出努力的方向。而身兼作家与主持人身份的葡萄(刘守则)老师,则将千载历史化作“故事盲盒”,让孩子们与历史人物隔空对话,枯燥的史实成了跃然纸上的童话。



当孩子们兴奋地喊出“掌握了写作秘诀,作文其实不难”“原来宁波的街巷里都藏着故事!”“历史可以这么有趣!”时,“文心点灯”的意义已然显现。它不仅传授了写作的技巧,更在作家们的引导下,让孩子们发现了生活之美、文字之美和家乡之美。“文心点灯”照亮的不仅是这个夏日的暑托时光,更点燃了孩子们对文学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这抹文学的光,如同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或许,有一天,会在岁月的滋养下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文心点灯”作家课堂行学生作品展示 



|